[文匯報] 飛達顏寶鈴:內地港企生存難
27-02-2015
財政預算案部署搶佔「一帶一路」商機,近年因內地人力成本勁升被迫試水海外的本地製造企業,卻未有直接受惠。飛達帽業(1100)董事總經理顏寶鈴感慨,港商於內地廠房已經關少見少,轉戰孟加拉又面對配套缺失、文化差異等難題,希望由中央和港府協助,在當地建立「中國工業城」,支持本地投資者。
在本地工業界無人不識的「飛達帽后」顏寶鈴亦擔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,下月將上京參加兩會。她坦言會向中央轉達業界疑慮,擔心內地人力成本不斷增長下,本地製造業愈來愈難生存。
內地成本續升或考慮撤資
集團目前於深圳和孟加拉設有生產線,孟加拉工廠僱用約2,500人,工人每周工作6天,計及保險每名員工月薪600至700港元。相比之下,約1,700人的深圳工廠成本高得驚人,未計伙食和「五險三金」,每名員工月薪已超過4,000元人民幣。財務總監黎文星說,若內地人力成本繼升,不排除徹底從內地撤資。
不過,孟加拉基建配套不足,始終是港商最大困擾。供電斷斷續續、交通大塞車、員工質素欠佳,而「除了人工,包括地價、進口材料、食物在內的什麼都貴」。內地人工雖貴,但在物流、研發上仍有優勢。
為便利營商,業界希望在當地設立「中國工業城」,並設立港企專區方便港商「埋堆」,同時傳授稅務及當地宗教、文化知識。